行走的思政课(三十二)| 艺术与设计学院“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 赴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社会实践团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校团委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要求和学校整体工作部署,以“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按照“提高站位、突出主题、立足实际、就近就便、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创新载体、务实求效”的原则,采取“主题实践+返家乡社会实践+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组织,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助力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等11个方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引领我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了解国情、增加阅历、磨炼意志。
校团委于6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统一定制服装、旗帜、标识,多渠道发布信息,学校党政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加大政策支持,专门划拨了2024年社会实践教师专项补助,鼓励专职教师、辅导员深入实践地,发挥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遴选优秀学生,组建研究型、竞赛型、服务型团队,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局面。切实推动我校“大思政课”建设,让思政课“行走”起来。
艺术与设计学院“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赴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社会实践团队
团队指导老师:陈志昂 李琨
团队学生负责人:张峻东
团队成员:龚悦、孙子仪、靳良晨、张玉芝、蔡梦婷、覃景涛、熊雅诗、戴文博、刘颖、曹镇
实践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
实践时间:2024年7月10日—7月24日
实践内容
艺术与设计学院“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实践团队于2024年7月10日走进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云心村,开展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咏红色文化教育,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促民族团结发展进步。并以此开展“美育”浸润行动,全面推进艺术院校“大思政课”建设,扎根继承上好“一线的专业课”,是进一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一次宝贵实践。
实践活动
前期调研引领前行方向
“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三下乡实践团队在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志昂同志、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张峻东同志的带领下前往毛坪镇云心村进行探访工作,峨边彝族自治县云心村书记罗建书记、副书记文小林同志和村文书黄娇同志代表云心村全体乡亲对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团队走进当地光荣之家、党员之家等开展前期调研维稳工作,通过与当地人民的亲切交谈,了解家庭生活、身体状况,并送上慰问品,协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沟通过程中,实践团队详细了解到当地的红色历史、风俗习惯、乡村教育、政策、畜牧业以及其多元化的地域文化。
参观研学赓续红色血脉
“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三下乡实践团队在艺术与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志昂同志的带领下前往乐山市金口河铁道兵博物馆,进行参观践学。位于金口河区永和镇胜利村的铁道兵博物馆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铁道兵主题纪念场馆,不仅是一座珍藏历史记忆的宝库,更是传承铁道兵精神、弘扬红色基因、推动社会教育的重要平台。
实践团队前往毛坪镇进行红色电影宣传工作,邀请彝汉两族同胞观看公益红色电影《长津湖》,旨在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汉彝两族人民的团结。
“送教下乡”乡村美育实践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治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美好心灵,通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自7月15日起,“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三下乡实践团队坚持“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并联合当地政府“童伴之家”政策开展“送教下乡”美育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团成员和云心村的孩子们一起进行文艺汇演,孩子们踊跃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实践团成员一同制作赠送给小朋友的礼物,拍照留念进行道别。
汉彝共融促进民族交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民族大团结,引导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非遗文化,“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峨边彝族自治县对彝族文化进行交流学习,在张峻东同志的带领下,团队成员深入毛坪镇,学习彝族刺绣与月琴技艺。通过村民访谈、商铺考察及匠人交流,团队直观感受到彝族服饰之美与月琴制作之精,领悟其背后的文化意蕴与民族情感。同时,实践团队通过剪纸、掐丝珐琅等非遗课程的讲授,聚焦于探索汉彝两族文化的精髓,通过交流互鉴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汉彝两族文化的多样性与魅力,促进汉彝两族文化和谐交流。
推普之风筑梦乡村振兴
“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三下乡实践团队充分发挥语言和艺术等专业优势,让推普之风吹进峨边彝族自治县,强化少数民族同胞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巩固了实践地孩子的普通话能力,提醒书写规范字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孙子仪同志和靳良晨同志进行教学。学习朗诵《如果信仰有颜色》,小朋友们朗读的铿锵有力。此次朗诵让普通话得到更好的推广,走进儿童,点亮乡村儿童心灵。
宣讲风采携手乡村振兴
“艺心筑梦”实践团先后6次入选团中央“两弹一星”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等全国大学生志愿宣讲团,2024年湖北省“长江大保护”专项宣讲活动,团队以“线上+线下”双互动模式,融合红色专题与美育党课,创新宣讲方式。通过专题讲座、情景剧、短视频等多样形式,深度结合二十大精神与共同缔造理念,将非遗文化、国学经典等融入红色历史宣讲中,依托云心村党群服务中心,构建网格化党建服务体系,强化群众获得感。深挖遵义会议与延安精神历史价值,携手千支实践团队,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传递给更多青年,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共筑新时代精神高地。
联合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由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副镇长林晨同志、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云心村村支部书记罗建同志以及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党支部副书记张峻东同志共同为“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揭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促进云心村美育建设以及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多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双方共同发展。
宣传推广
本次活动期间,团队共撰写31000余字的文字报告及新闻稿件等,在“艺心向党恰风华”公众号发布原创推文14篇,“艺心向党恰风华”抖音号发布原创视频7个,记录实践活动全过程;拍摄高清图片15251张和影像视频1788段,生动展现了实践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共制作了15个视频短片、活动花絮、成果展示等内容。
实践活动的相关报道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长江网》、《中国网》、《今日头条》、《华西都市报》、《荆楚网》、《全国高校思政网》、《科技教育在线》、《中国教育在线》、《大学生云报》、《中教网》、《中华网》、《四川网》、《四川在线》等多家国家级和省级媒体广泛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团队荣誉
本实践团作为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实践品牌,一直以来致力于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项目,以学生党员为主力军,依托党建引领。连续5年选派学生党员骨干赴中西部艰苦地区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暑期公益托管等志愿服务工作。截止目前,实践团先2024年团中央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湖北省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美丽中国青春建功”长江大保护专项活动;文旅市场管理司、教育部思政工作司2024年“以青春之名 行文明之旅”全国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团;团中央全国大学生“延安精神”宣讲团,湖北省文明办联合共青团湖北省委共同组织实施的 “圆梦工程”助力乡村学校少年宫“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项目。
暑期“三下乡”团队收获
成员感悟
从2023年三下乡工作的参与者蜕变成2024年领导者,本次三下乡团队有幸前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成员11人为期15天的朝夕相处,把理想状态做成了实际效果。我们实实在在的在峨边毛坪云心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是深入地方挖掘彝族文化特色,二是扎根基层上好“一线的专业课”,三是聚焦基点把党课“照进”现实等等,我将秉承新时代青年有担当、有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在不断实践中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让党旗在一线,在地方,在基层高高飘扬。
——中共党员 张峻东
望远山而前行,知不足而奋进。2024年暑期三下乡我有幸成为我院学生支部“艺心向党 青春筑梦”实践团的一员。本次三下乡跟随团队来到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相继开展一系列“送教下乡”乡村美育实践活动,学习当地文化,助力筑牢汉彝民族大团结大联合。此次社会实践我主要负责非遗剪纸传承教学,一是让当地小朋友更为了解我国源远流长的剪纸文化,二是带领小朋友动手实操更加走进剪纸文化。当有小朋友对我表达出想要对山外对知识的渴望时,三下乡便有了它的意义。衷心祝愿当地的小朋友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同时我也会牢记自身的责任使命和担当,不断向前。
——中共预备党员 张玉芝
这是我第一次三下乡,我们来到了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毛坪镇彝族自治区。这里的人和事深深吸引着我。峨边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成功打赢了“脱贫摘帽之战”。初到峨边,它已和其他县城一样有平整干净的沥青马路,热闹的街区,唯一不同的便是它有着彝族的民族气息。深入到基层,了解当地情况,发现当地孩子素质教育维度欠缺,同时他们也给我们很多惊喜。此次三下乡对我来说是一次自我成长与自我觉醒的新起点,我将继续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学习。
——中共预备党员 熊雅诗
在本次前往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毛坪镇云心村的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面对年级差异显著的学生群体,我们因材施教,展开针对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彝汉文化对比结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分析学情,精准施策,学生们的参与度也非常高。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需要我们去耕耘和奉献。在展开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前往铁道兵博物馆参观并对彝族的文化进行探寻学习,这进一步的让我们了解到民族文化的特有魅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们将奉献自我宣扬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汉族文化交融并将其发扬光大!
——入党积极分子 刘颖
本次实践团艺心“彝”意筑梦行,不仅提升了团队成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还给当地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提供系列关爱行动,同时也促进了云心村的文化振兴、旅游发展和经济繁荣,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一份力量。“艺心向党青春筑梦”三下乡实践团队将继续秉承初心,紧密结合团中央“七彩假期”要求,贯彻落实教育部美育浸润行动,通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实施“送教下乡”美育实践课堂,为峨边彝族的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充分挖掘双方地域文化等交流,共促民族团结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