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二)| 人文学院“多彩知行”赴神农架林区大九湖镇社会实践团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校团委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要求和学校整体工作部署,以“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按照“提高站位、突出主题、立足实际、就近就便、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创新载体、务实求效”的原则,采取“主题实践+返家乡社会实践+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组织,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助力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等11个方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引领我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了解国情、增加阅历、磨炼意志。
校团委于6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统一定制服装、旗帜、标识,多渠道发布信息,学校党政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加大政策支持,专门划拨了2024年社会实践教师专项补助,鼓励专职教师、辅导员深入实践地,发挥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遴选优秀学生,组建研究型、竞赛型、服务型团队,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局面,切实推动我校“大思政课”建设,让思政课“行走”起来。
团队指导老师:
任秀霞、金霞
团队学生负责人:
包冲
团队成员:
刘梦、杨佳怡、宁丹阳、孙显栎、龙佳贝、袁朔、赵氏银、杨静文、李藜芸
实践地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大九湖镇
实践时间:2024年7月7日—7月14日
人文学院“多彩知行”社会实践团以“九湖采风探新程 青年力量助振兴”为主题,赴神农架林区大九湖镇,通过参与非遗展演、艺术创作、实地调研、人物访谈等实践活动,领会“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关注乡村文化发展,优化大九湖镇产业结构,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争做乡村振兴的“兴农人”。实践团成员于7月7日抵达大九湖镇,并与我校2019级优秀毕业生、大九湖镇团委副书记唐奥进行工作对接,了解当地乡村结构和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后期服务计划。在他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大九湖镇文化站,追寻盐道文化的渊源。川鄂古盐道始于夏商,兴于汉唐,盛于明清,不仅影响了神农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还造就了神农架丰富多彩的盐道文化。同时,实践团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和小红书等媒体平台进行创新性宣传。
为深入了解大九湖镇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前景,明确双方具体合作内容,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学院“多彩知行”社会实践团与神农架林区大九湖镇人民政府联合开展实践座谈会,就校政双方如何加强合作实现共赢这一话题进行讨论。经过交流,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学院与大九湖镇人民政府初步构建了校政共建的框架体系,并举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大九湖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团委书记李光海希望实践团成员深入基层,积极与当地村干部对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 ,探索出一条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为大九湖镇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任秀霞对本次实践团活动内容和前期调研情况进行介绍,希望通过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来达成“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目的,助推大九湖文旅融合发展。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学院“多彩知行”社会实践团先后采访了大九湖村村支书卢光华和坪阡村村支书刘学光,了解到两位基层干部扎根乡村、带领村民致富的驻村事迹,以及生态搬迁给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带来的显著变化,对基层驻村干部不畏艰辛的精神表示敬佩,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性的认识。
为更好地感悟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进一步深挖大九湖的地域文化 ,7月9日,在指导老师任秀霞的带领下,实践团前往大九湖景区进行参观研学,欣赏大九湖的美丽风光,并按照制定的宣传计划收集相关素材,感受大九湖“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的生态理念,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理解,提高了对坚持可持续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为深入了解和学习“湖北省旅游名镇”优秀创建成果,加快文旅融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7月13日,实践团前往作为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坪阡村国公坪考察当地村庄的发展情况,了解当地民宿的经营模式和因地制宜的耕作理念,用镜头捕捉当地自然美景并创作了一组农耕乡景图,希望利用新媒体让更多人看到新时代农村新图景。
为全面了解并分析大九湖镇产业结构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升级,实践团组织前往大九湖食林本土化工程示范店调研,与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邓兴菊展开交流,熟悉她的日常工作内容,包括联系农户收购农产品、进行产品包装以及开展电商直播等。通过观摩调研,实践团在电商直播方面提出创新想法,帮助实现农产品抖音直播形式的再升级。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论述,实践团拜访了《黑暗传》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切松,详细了解了关于《黑暗传》在传承和创新中的故事,并同他讨论了如何在立足时代的基础上探索非遗连接现代生活路径、持续构建非遗现代传播格局的问题。
实践团通过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融入多元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来提高非遗传承的声量,激发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努力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让非遗在现实生活中“活”起来。
为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活动影响力,切实助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多彩知行”社会实践团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对此次实践内容进行持续宣传,目前共发布11篇推送文章,10条短视频。
同时,实践团积极配合相关媒体进行活动宣传。神农架林区大九湖镇人民政府、青春神农架、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神农架新闻、长江网、湖北日报和极目新闻等数十家媒体平台都对此次实践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
人文学院“多彩知行”社会实践团赴神农架林区大九湖镇开展为期一周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充分利用专业技术优势,把大九湖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赋能乡村产业发展和文化创新,用“五个一”行动(即一张地方名片、开展一场榜样采访、勾画一组农耕全景、制作一部宣传影片、提交一份筑梦建言)擦亮大九湖名片,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奏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春强音。
通过数日的考察调研、实地参观和人物采访,实践团走进基层、感悟历史、品味文化,用青春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行动助力乡村文旅产业提质升级,谱写了青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生动故事,以实际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子的殷切期望,为促进乡村振兴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