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课(八) | 人文学院“青春知行”赴红安董必武红军小学社会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校团委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要求和学校整体工作部署,以“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按照“提高站位、突出主题、立足实际、就近就便、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创新载体、务实求效”的原则,采取“主题实践+返家乡社会实践+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组织,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助力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等11个方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引领我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了解国情、增加阅历、磨炼意志。
校团委于6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统一定制服装、旗帜、标识,多渠道发布信息,学校党政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加大政策支持,专门划拨了2024年社会实践教师专项补助,鼓励专职教师、辅导员深入实践地,发挥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遴选优秀学生,组建研究型、竞赛型、服务型团队,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局面。切实推动我校“大思政课”建设,让思政课“行走”起来。
团队指导老师
刘星、张莉
团队学生负责人
杨文娟
团队成员
余思琪 韩馨怡 赵晓艺 程骧东 石庄宜 张永青 李奥怡 周梦瑶 张文睿 肖喻斯
实践地点
红安县上新集镇董必武红军小学
实践时间
2024年7月18日—2024年7月31日
人文学院“青春知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将深入红安县上新集镇董必武红军小学,围绕“童·伴”为主题,聚焦“乡村留守儿童”群体,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亲情陪伴等活动,通过开展走访调研、实地座谈等多种方法,分析乡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困难,探索高校与落后地区学校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同时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和专业特长,做好青少年困难帮扶,为农村留守儿童、农民工随迁子女等重点青少年群体提供帮助,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
“青春知行—红安行”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20日早上到达红安董必武红军小学,并与学校副校长刘建书、政教副校长张祥星进行座谈会交流,确定本次项目将以“考察参观+夏令营”的方式展开。
随后,实践团参观了董必武红军小学陈列室和红色为主题的校园,了解了董必武红军小学的红色文化,深刻感受了其红色文化内涵,了解以董老报国兴教建校的校园文化独特优势。
实践团围绕“童·伴”为主题展开实践活动,让现代教育走进乡村小学,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引导小学生们认识到“珍爱生命,防止溺水”的重要性,讲授音乐课,阅读分享课,地理旅游、计算机科普课,舞蹈课,绘画等课外活动课程,引导学生走进书中世界,感受书中人物的喜乐,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深入拓展孩子们的潜能发展,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
除此以外,“青春知行——红安行”实践团还对孩子们进行了作业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完成暑假作业,学校学生积极配合,课堂完成度较高。
为进一步了解乡村教育现状,深入了解分析乡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团队成员还深入基层,对部分学生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故事,倾听留守儿童心声。
为更好了解红安革命历史,为教学进一步做好准备,在团队指导老师带领下,7月21日,实践团成员前往韩先楚故居、韩先楚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照片,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韩先楚将军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增强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7月22日,前往刘华清上将的故居和将军墓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其建筑和文物,深刻感受到刘华清上将的艰苦朴素。
7月23日,前往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深刻了解了红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更是明白其被誉为将军县的原因。
7月25日下午,“青春知行——红安行”社会实践团在董必武红军小学举行了结课仪式。上新集镇党委副书记朱神明、董必武小学校长陈波、政教副校长张祥星、“青春知行——红安行”团队指导老师刘星以及实践团全体成员出席本次仪式。
仪式最后,由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人文学院与董必武红军小学举行了授牌仪式,与此同时,董必武红军小学还向实践团颁发了感谢信,感谢校团委和实践团为该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助力。
人文学院“青春知行——红安行”实践团队在“三下乡”实践过程中,积极进行相关活动的宣传工作,每天在湖大知行青春社会实践团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发表文章,总结当天的所见所闻,目前已发表9篇。
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
我有幸参加了人文学院“青春知行—红安行”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以支教、探访红色文化等多种方式展开,收获了许多在大学课堂接触不到的认识和实践。这次三下乡的社会实践对我是一份宝贵的经历,磨炼了自己,也学会了遇事如何想办法去很好的解决。同时,收获了一群优秀的小伙伴,感谢“三下乡”,让我们相遇。
——余思琪
暑假期间,我有幸与几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参加了三下乡活动,来到了红安县董必武红军小学进行为期6天的支教。我们以红军精神为榜样,教育孩子们要珍惜当下,努力学习,传承红色基因。我将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继续关注乡村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周梦瑶
本次的“青春知行-红安行”社会实践活动,这段难忘的经历让我从中受益匪浅,本次支教活动,不仅加深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理解,也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与感悟。通过支教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在本次实践中,我们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用心用爱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张永青
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困境,也感受到了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持续的关注和努力。这次活动让我收获颇丰,我将带着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感悟,为留守儿童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李奥怡
人文学院“青春知行”社会实践团已经连续6年坚持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今年团队继续走进董必武红军小学开展支教工作,聚焦乡村留守儿童,通过开展课业辅导、素质拓展等活动,切实关心留守儿童生理、心理健康,引导他们向上向善,为当地留守儿童提供支持与陪伴。
经过数日的参观考察与支教学习,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到教育与青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关系,也使成员们更加笃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青春奋斗正当时,是广大知行学子对时代召唤的积极响应,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青春与热血交相辉映,奋斗与梦想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