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行走的思政课(二十一)| 人文学院“法治心”赴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社会实践团队

作者:编辑:校团委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31点击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校团委根据团中央、团省委“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工作要求和学校整体工作部署,以“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和一线的专业课,让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按照“提高站位、突出主题、立足实际、就近就便、严格管理、确保安全、创新载体、务实求效”的原则,采取“主题实践+返家乡社会实践+自主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动组织,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中华文化传承、助力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民族团结实践等11个方面,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引领我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了解国情、增加阅历、磨炼意志。


校团委于6月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统一定制服装、旗帜、标识,多渠道发布信息,学校党政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工作,积极搭建平台,加大政策支持,专门划拨了2024年社会实践教师专项补助,鼓励专职教师、辅导员深入实践地,发挥专业优势和科研优势,遴选优秀学生,组建研究型、竞赛型、服务型团队,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局面。切实推动我校“大思政课”建设,让思政课“行走”起来。

团队指导老师

郭燕妮、陈婷婷、肖乐棉

团队学生负责人

郑晓康

团队成员

谭鹏、吴涵文、张文博、上官婉清、谭禹尧、杜梦源

实践地点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

实践时间

2024年7月20日——2024年7月31日

人文学院“法治心”社会实践团以“普法宣传进乡村,法治力量助振兴”为主题,赴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茅坪镇,通过人物访谈、实地调研、普法宣讲、走访调查等实践活动,宣传法律基本知识,强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用,深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以增强活动地区人民法制观念为目标。

7月20日,小组到达志愿活动目的地秭归后,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上,小组成员讨论了如何开展工作,包括调查问卷的发放、访谈村支书计划、实地考察的安排等。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讨论非常热烈。最后,小组组长总结了会议的内容,并安排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法治心”实践团队参观三溪路小区,通过与秭归村支书深入交流,了解到在这里他们推广屈原的法治思想,实行公正执法,致力于改善村民的生活,提高村民的法治意识。他们坚信,“只有依法治国,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安居乐业。”

队员们深入乡镇,参观屈原祠,体验当地民俗文化——包粽子、制作艾草香包。在老师的指导和有关粽子的故事讲述中,由衷的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实践团还参观了陈家冲村,深度体验了村民的生活。通过参观和体验,成员们深刻感受到屈原的法治思想对当代民生产生了积极的阶级影响。它使得村民们更加懂得遵守法律,关爱他人,公平正义。同时,它也激发了村民们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更加珍视国家的繁荣稳定和个人的幸福安宁。

为使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队员们深入基层走访各个区域:菜市场、超市、便民社区和服务中心等,发放法制宣传手册,向当地村民讲解习近平法治思想。

在走访过程中,采访各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群体,着重以小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进行性权益意识调查问卷,对比后总结当下儿童对性权益的认识程度、对其保护意识的程度。



为了更好地让当地的村民们了解法律知识,进一步增强村民的基础法律意识。在与村支书的交谈中,了解到陈家冲村近年来发生多起电信诈骗案件,缺乏电信诈骗知识的了解,在不知不觉中调入电信诈骗的陷阱,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以“反诈”为主题的普法宣讲会。

为增加实践活动的号召力,更助力法治进乡村的实践目标。实践团每天在湖大知行法学2201班微信公众号上推送发表文章,共发表7篇,还在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持续跟踪报道。同时,活动还被青年财讯说官方媒体报道。

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

在参与本次三下乡普法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律知识对于乡村居民的重要性。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发现他们对于法律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有的甚至存在明显的误区。这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在法庭上辩护,更重要的是将法律的种子播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吴涵文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更应该深入基层,实践出新知。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法律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书面语,更应该深入到人们的心中去,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有这个义务和责任对法律进行宣传,为人人知法、守法贡献我们的力量。

——郑晓康

在这次三下乡普法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责任。我们不应该满足于象牙塔中的理论知识,而应该将目光投向广阔的社会,将脚步延伸到基层的每一个角落。通过与乡村居民的深入交流,我意识到法律的温度和力量,它不应只是抽象的法律条文,而应该是贴近人心、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可以让法律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法治的理念深入人心,为建设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上官婉清

在这次三下乡的普法活动中,我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作为法学专业的学子,我们有责任将法律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个人,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法律变得亲切而易于理解。未来,我将继续秉持这份信念,不断深化自己的法律素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我所学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我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够让法律的光芒照亮每一个需要它的地方,让法治的精神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谭禹尧

人文学院“法治心”社会实践团队赴井冈山茅坪镇开展为期九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乡镇实地考察,充分利用专业知识优势,为村民们进行了普法宣传,就反电诈等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讲解。同时进行性教育调查问卷、学习屈原法治思想、学习非遗传统文化等活动。


通过数日的人物访谈、普法宣讲、走访调查,实践团队在不断的经验积累中,带领村民们学会如何掌握有力的武器,为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维权,通过有效的讲解,将冰冷的法律语言,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深入了解基层村民们的心声,团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为人人知法、守法贡献青春力量,并将在未来努力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加强普法教育的宣传工作。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