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青马工程 | 这场City Walk不一般!沉浸式体验武汉红色文化,移动思政课还能这样打卡!

作者:编辑:校团委来源: 发布时间:2024-11-29点击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赓续红色血脉,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41123日,校团委组织我校第二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实地走访英雄城市武汉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场景沉浸式移动思政课。党委副书记黄智凌、校团委书记陈欣、我校第二期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共计百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踏上红色之旅

上午830,全体成员着装整齐,从学校统一乘车出发,开启红色研学city walk,怀着崇敬与期待,追寻着先辈们的足迹。

八七会议旧址:红色印记,党建之光

八七会议旧址,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物、生动的图片以及详实的文献资料,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历史的沉淀与传承,以及先辈们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增强学员们对党史的认识,同时也激励青马学员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铭记初心、勇于担当,不负国家的栽培和期望。

武汉防汛纪念碑:一堂有深度、有内容的思政课

党委副书记黄智凌在防汛纪念碑下为第二期青马学员讲授思政课,他提到,武汉作为一座江城,因水而生、与水相融,由此孕育出武汉的码头文化,赋予武汉人民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心直口快的性格;同时,黄书记指出,正是因为武汉处于长江、汉江两江交汇之处,从而成为防汛抗洪工作的重点堤防,1954年长江发生全流域的特大暴雨洪水,武汉人民经过百日艰苦卓绝的拼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险恶洪峰,保住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依靠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战胜特大自然灾害的奇迹。由此,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应运而生。随后,黄书记带领青马学员绕碑一周,围绕毛泽东同志为武汉人民战胜1954年洪水题词、碑体浮雕进行讲解,引导青马学员进一步了解武汉防汛纪念碑的历史由来、深刻内涵和武汉防汛抗洪历史;他强调经历了54年抗洪、98年抗洪、20年抗疫,武汉已经成为一座英雄的城市,抗洪精神早已成为武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勉励青马学员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下传承英雄城市的光荣传统、赓续抗洪精神的红色血脉,以实际行动建设祖国、服务社会,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念碑下的誓言:抗洪精神的新时代回响

全体成员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学员们紧握右拳,目光坚定地望向团旗,齐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铮铮誓言,既是对团组织的忠诚宣告,更是传承弘扬抗洪精神的有力承诺,激励他们遇困不惧,秉持无畏与奉献,让抗洪精神在青春征程中闪耀,恒守光辉,永不黯淡。

新四军军部旧址:历史珍迹间的心灵共振之旅

新四军军部旧址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指挥中心,它见证了新四军的组建和发展,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遗址,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学习深入了解新四军的历史,深刻感受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新四军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英勇无畏,促使学员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力量,在红色精神的照耀下砥砺前行。

馆中回响:聆听抗战烽火的历史心跳

青马学员周赞恩为同学们讲解新四军的英勇事迹,他们在艰难中坚守信念,奋勇抗争,为民族解放不懈努力,学员们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都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决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情景互动的方式,红色故事相结合不仅让学习者熟悉历史、重温历史,也激发授课者的爱国情怀。

宋庆龄汉口旧址纪念馆:感悟时代革命精神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精神。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宋庆龄汉口旧址纪念馆,通过对宋庆龄生平的了解,学员们皆被她伟大的革命精神所感动,他的事迹激励着学员们不断前行,学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学思践悟,以知促行。此次红色City Walk移动思政课,创设思政实境课堂,让学生沉浸式感受红色革命历史,庚续红色血脉。下一步,校团委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持续构建大思政课立体化实践育人体系,拓宽青马工程培训路径,完善培养机制,创新培养手段,联动各方资源,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激发信仰、增长才干、展现作为。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