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三) | 人文学院“与知同行”银河系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及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志愿服务项目培育孵化、思想引领、品牌打造、示范带动等长效发展,营造志愿服务良好氛围,提升我校青年志愿服务整体活力和育人成效,校团委于3月—4月开展以“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为主题的第四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其中,涌现了一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从关爱幼小的“兴趣班教学”到科技赋能的“智慧助老”,从守护生态的“河湖保护”到传承非遗的“匠心课堂”,从助力基层的“社区治理”到传递知识的“食安宣讲”,知行青年以创新服务模式回应社会需求,累计覆盖超万人次,绘就文明实践的青春画卷。志愿红与春意共燃,暖心故事持续加载,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闪耀着奉献光芒的项目!
“与知同行”
银河系计划
01
团队介绍
项目名称:“与知同行”银河系计划
所属学院:人文学院
指导老师:杨阳
项目学生负责人:杨馨雨
项目简介:人文学院“与知同行”银河系计划以关爱老人与提升生活质量为服务宗旨,注重老年人社会交流与精神慰藉,帮助提升晚年生活质量,通过志愿服务弘扬尊老敬老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同时聚焦高龄、失能、空巢等特殊群体需求,推动形成多元化、广覆盖的为老服务体系。 通过多年的志愿活动力求解决银铃实际问题,有效缓解老年人生活困境,分类组建专业分队,提升服务精准性,形成可持续服务生态。
02
实践内容
项目背景
我国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受子女工作忙碌、空巢家庭增多等因素影响,许多老年人面临着生活照料与精神陪伴的双重缺失。高龄、失能、空巢等特殊群体中,不仅需要生活上的帮助,更渴望情感的交流与精神的慰藉。
多元群体覆盖
银河系计划的志愿者们入户走访涵盖抗美援朝老兵、空巢老人、老党员、非遗东腔戏传承人等群体,全面了解不同老人的生活现状。
深度需求调研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升老年人数字生活品质与科技适应能力,志愿者团队精心编写《E家老小》智慧设备指南,系统教授老年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操作技巧;针对需接送学龄儿童的老人群体,开展智慧校园系统使用培训和防诈骗知识科普;通过助农直播助力老年菜农果农拓宽销售渠道;同步设计数字化生活需求调查问卷,精准对接老年群体的实际痛点和服务需求。
服务精准匹配
为多维构建敬老服务网络,项目团队开展公益全家福拍摄、组织"退伍老兵主题歌会"及"那年今天"口述史故事会,以艺术形式传承红色记忆;联动高校志愿者实施节气养生义诊、入户家电安全检修等定制化服务,同步打造"三伏安康小课堂",实现精神慰藉与健康维护双轨并进。
03
项目成果
助农直播
直播场数:39场
总时长:4614分钟
销售总额:2万余元
总点赞数:302657次
总出单数:1356单
深度需求调研
回收有效问卷176份
入户访谈48户
整理的调研报告留存当地使用
项目成果
累计为老人拍摄全家福和生活照
124张
帮助卫生院为11户家庭
开展义诊小课堂
媒体报道
项目受到长江头条媒体报道
04
项目可持续性
团支部结对机制
通过“团支部结对”“党员联户”等制度化建设,确保每个团支部与特定的老年人或老年群体建立长期联系,提供持续的服务。
动态需求响应模式
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变化,动态迭代服务内容,从单一的助老活动扩展到诗词、文化课程等,持续匹配老年人的兴趣和需求。
代际双向价值传递
学生为老年人教授智能设备使用方法,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如使用微信与家人沟通、了解资讯等。老年人向学生分享人生经验,形成知识反哺,促进代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学习。通过搭建这样的互动教育场景,强化了代际之间的情感联结,在交流中实现双向价值传递,丰富彼此的生活体验。

人文学院银河系计划旨在解决老年人口增长带来的生活照料与精神陪伴缺失问题。项目通过“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将助老服务纳入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提升基层服务效能。目前,项目已覆盖全年级所有专业学生,累计参与115人次,服务时长达1005.91小时。日常活动包括校园生活对接养老机构和寒暑假乡村服务点,采用校地共建模式,扩大服务范围。项目不仅切实缓解老年人生活照料与精神孤独困境,更在代际互动中厚植青年学子服务国家老龄事业的责任担当,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注入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