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团委文件 > 正文

你问我答|入团积极分子确定和培养教育常见问题全知道!

作者:编辑:校团委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11点击次数:


2023年8月

共青团中央修订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发展团员工作细则》



今天让我们来了解

如何确定和培养教育入团积极分子


接下来

跟我们一起看看吧!

1.什么是入团积极分子?未提出入团申请的人能否被列为入团积极分子?

入团积极分子,主要是指已经向团组织正式提出入团申请,经团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大会研究、报基层团委审批确定作为教育对象,进行有计划培养考察的人员。因此,未提出入团申请的青年不能列为入团积极分子。


2.团组织如何确定入团积极分子?


入团申请人能否被确定为入团积极分子,不能由团组织或所在单位的个别负责人指定。确定入团积极分子,一般有以下程序:

1)团组织结合对入团申请人的综合评价,采取团员推荐、少先队组织推优等方式,从入团申请人中推荐入团积极分子人选。

2)团组织听取群众以及有关方面意见。

3)由团支部委员会(不设团支部委员会的由支部大会)充分讨论,研究确定入团积极分子。

4)团支部将入团积极分子有关情况报基层团(工)委批准。

3.班级第一批申请入团的青年如何被确定为入团积极分子?

实践中,部分学校特别是在初中二年级发展第一批团员时,可能存在班级团支部尚未建立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第一批申请入团的青年可向学校团组织提出入团申请。学校团组织可结合实际情况,委托教职工团员成立年级或班级团支部,或依托教职工团支部做好培养考察、支部决议等发展工作。

4.确定培养联系人应当注意什么?

入团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应当由12名团员或者党员担任。培养联系人应当由团组织指定或者报请相关党组织指定,一般由经过一定时间的党内或团内生活锻炼,能够用党员或团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比较好的人员担任。中学生入团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中,一般至少有一名教职工。

5.团组织对入团积极分子进行培养考察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

1)对入团积极分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其参加不少于8学时的团课学习并采取适当方式考察学习效果,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端正入团动机,逐步树立今后成长为共产党员的政治追求,确立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念。

2)吸收入团积极分子参加团的活动,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注重在实践中加强培养锻炼。团组织可以结合实际引导入团积极分子参与志愿服务,但不得将服务时长作为入团门槛性要求。

3)加强对入团积极分子的先进性评价,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防止“唯成绩”、“唯票数”。

4)注意发挥培养联系人的作用,指导培养联系人在培养考察期间与入团积极分子谈心谈话不少于2次。

6.为什么入团积极分子要经过3个月以上的培养考察,才能列为发展对象?

入团申请人被确定为入团积极分子后,团组织要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吸收入团积极分子参加团的活动,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对入团积极分子进行认真考察。一些团员“五个模范、五个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团员意识、组织观念不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入团前没有进行认真的培养教育。因此,入团积极分子经过3个月以上的培养考察,才能列为发展对象,这是根据发展团员工作经验和入团积极分子成熟规律提出的,是保证新发展团员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但培养考察期已经达到3个月以上的入团积极分子,不必然一定成为发展对象。只有已经培养成熟、基本具备团员条件、准备近期发展的,方可列为发展对象。

7.入团积极分子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居住地)发生变动时,应当注意什么?

1)原单位(居住地或者单位所在地)团组织应当及时将入团申请书、入团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团校学习结业)材料等转交现单位(居住地或者单位所在地)团组织。


2)接收的团组织应当对有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并接续做好培养教育工作。

8.待升学的毕业生入团积极分子在暑期的培养考察如何开展?

待升学的入团积极分子应届生在毕业当年暑假期间的培养考察,一般由原学校团组织负责,确认升学就读学校后可转入新学校进行接续培养。乡镇、街道、培训机构、社会组织等学校以外的团组织不得利用暑期发展毕业生入团。



D470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湖北大学知行学院版权所有 鄂ICP备19016608